宝钗想至此处,只觉得心灰意冷,顿感前事艰难。
“无妨!”韩奇想了想,却提议道,“韩某斗胆有个提议,只愿姑娘不嫌我唐突。”
宝钗未说话间,张嬷嬷却已经抢着说道:“韩大爷智计过人,如今我们姑娘识人不明,被那姓姚的反咬一口,也只有韩大爷能替我们姑娘澄清了!”
宝钗不禁有些迷惑:别人诬赖她设计陷害贾宝玉,与韩奇有何相**,他拿什么替自己澄清?
“韩大爷,请恕老婆子多言。我们家姑娘平日里是最晓得尊重不过的人,这都是老婆子自个儿的主意,若不好时,还望韩大爷千万莫要看轻了我们家姑娘。说来说去,我们家姑娘一片诚心待人,无论是对那姓姚的,还是对贾府人,都没有一点失礼之处。实在是我们家奶奶一时糊涂,才折损了韩大爷的面子,我们家姑娘委屈啊!”便听得张嬷嬷一脸兴奋地继续说下去,话里话外隐含的意思竟是要促成了这门亲事,好洗清宝钗的嫌疑,安了史老太君的心。
宝钗细细品味这话里的意思,显然张嬷嬷年老的人,也很清楚关键所在,史老太君并非一定是怀疑宝钗暗中诅咒贾宝玉,再趁机卖好,而是她始终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放心不下。韩薛两家联姻,虽不能直接澄清前者,然只要明着退出贾宝玉之争,也就不清自清了。
这也不失为一招妙棋,既然世上的女子都是要嫁人的,那么嫁谁不是嫁呢?难得韩奇确实看上了薛家和她薛宝钗,想来婚后举案齐眉,亦不会有太多难堪之处。只是宝钗心中仍有太多不甘,从未想过婚姻之事,更不愿这样将自己的终身草草交付出去。至于私定终身,有违礼教什么的,宝钗两世为人,洞彻世事,故而倒在其次了。
“嬷嬷高见。”韩奇起初颇有几分目瞪口呆,然而心思转得极快,慌忙赞道,“只是不知道薛大姑娘的意思。”
宝钗低头不语,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,只觉既然已经被逼迫至此,既不能说不肯,又不愿说肯。
韩奇等了许久,见宝钗毫无声息,心中微微有些失望,却突然笑了起来:“既是如此,韩某还有一个提议,或可解姑娘燃眉之急。不知姑娘意下如何?”
第104章
姚静是偶尔和街边妇人闲聊,方知道宝玉病重之事的。
为方便走动起见,她在外人面前常做男子打扮,虽不伦不类,可到底满足了一些浅闺妇人对于翩翩书生的向往,故打探起消息来,战无不胜。
何况这原本就不是什么能瞒住人的事。距离荣国府的贤德妃省亲没过多久,贾府正是炙手可热之际,一大家子人为了宝玉的病症闹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,前来探视的人络绎不绝,京中消息灵通些的人物,又有谁不知道这档子事?
只是在姚静看来,这事代表的含义可就截然不同了。也难为她对荣国府中的人物关系、未来兴衰际遇知道得似是而非,却偏偏认定了此事亦是金玉之说重占上风的根由之一:宝玉原本药石无灵、奄奄一息,偏生和尚道士持了他落草时候的通灵宝玉持颂,病势方得好转,岂不是迫得人不得不对金玉之事心生敬畏?
和尚道士之流究竟是受谁指使,本无定论,但若依了谁受益谁有嫌疑的原则,宝钗无疑是最大的被怀疑对象。
姚静一念及此,便欲做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女,誓要揭破其中玄机。也亏得她经孙穆辅佐经年,又借着宝钗之势在京中立足,于这里头的弯弯道道也不似先前那般一抹黑了,去衙门里告状未果被韩奇拦下来之后,竟使手段赚开贾府的大门,来到贾母面前,直言有回天之术。
贾母正值病急乱投医间,哪里顾得了许多。原本姚静举止仪态在贵族眼中有许多硬伤,她是决计瞧不上的,此时也如获至宝般请到上座,听她大放厥词,说什么宝钗和赵姨娘、马道婆等人勾结云云。那赵姨娘就在当场,听说之后,又惊又恼,早吓得晕了过去。
调动衙役什么的,对于贾府这种炙手可热的外戚勋贵之家来说,易如反掌。贾母居大宅主母之位多年,老辣自不必说,怎会不懂打草惊蛇的道理,一边使人劝慰赵姨娘,招抚王夫人、薛姨妈、探春等人颜面,一边却已经命人将马道婆捉到衙门中去,严加拷问。
马道婆家中稀奇古怪的纸人儿是搜罗出来了,只是马道婆是何等人物,牙关紧咬,死不肯承认,赵姨娘这边只管扮柔弱,一味哭泣,一问起来就寻死觅活,又有贾政明面训斥,暗中回护,实也定罪不得。
姚静肺都快气炸了,催着贾母打探宝钗这里的动静,贾母连番受挫,更兼宝玉情况未见好转,深悔听信了她的话,正没好气间,哪里肯搭理她?王夫人见唯一的命根子不得好转,一颗心早飞到宝玉身上去了,虽是气宝钗不过,却哪里有心思管这些?薛姨妈一**人等着急自证,想洗清嫌疑,使丫鬟婆子寻宝钗,都说宝姑娘因铺子里有事,去照管生意了,又说宝姑娘正在铺子里招待贵客,实在抽身不开。王薛二人虽是诧异万分,心知其中必有蹊跷,却不似先前那般着急了。
当天暮色时分,宝钗方回到蘅芜苑。
尚未进门,便见林之孝家的巴巴守在院门口,正和几个看蘅芜苑的婆子说话,欲要开口问时,林之孝家的眼尖,早就迎了上来,笑着说道:“宝姑娘回来了。太太派我来传话,说若得闲时,就往老太太院里去一趟。”
喜欢(红楼同人)[红楼钗黛]咸猪手,蟹黄酒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