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是一口鱼塘,和十几亩药田。开了春就混搭着买了鱼苗放到塘里,鱼长的有快有慢,大概一年能收三茬鱼,算下来能收入一二百两银子。
药田里分季节播种,主要栽种白英、龙葵、车前草、麦冬这几样,马正原来是苏家医馆抓药的伙计,识得几分草药性能,又勤学好问,自己摸索着栽种成功了这几种草药。
已经连着种了几年,成熟后自有药材商人前来收购。别看药田地不大,产出也不多,但收入比鱼塘高多了,一年下来,能有个四五百两银子。
另外那一百亩良田,就紧挨着庄子,由那位庄稼汉子李兴财管着。田是顶好的,水旱无忧,一共有佃了九户出去,以种小麦为主,到秋收时佃户给主家交租子。获利虽不多,但种的是粮食,胜在安稳。
两人分别将账册和收益呈上来,马正道:“去年的册子还没来得及跟夫人交账。想着老夫人在上京前,定然是要见一下我们的,便把账做到了过年的时候。”
一旁碧螺呈上往年的账册,徐老夫人拿了对照着一一看来。以徐老夫人几十年看账本的经验,只要看其中一些关键数字,便知道有无猫腻。满意的放下账册,喝了一口蜜茶,道:“你们二人不错,将庄子、田地都打理的很好。”
马正口齿要伶俐些,代李兴财一起道了谢,又道:“往年我都会将鸡鸭、庄里产的果子、鸡蛋药材这些装一车来,如今想着老夫人明日就要上京了,这些拉来都是累赘。就只将去年收益的银子拿来,已经在前院入了帐。”李兴财补充道:“我也将银子交到前院了。”
徐老夫人道:“往后马正、李兴财就直接交账给真儿,今年我只是代为过问。”这是让两人知道,徐婉真才是主家。
徐婉真道:“我也要随祖母上京,庄子和田地,还要劳烦二位好好管着。”两人忙道不敢当。
桑梓拿出赏钱交给他们,徐婉真道:“去年辛苦二位,年底本就该有赏钱的,是我疏忽了。往后我虽在京城,但商队往来方便,便改为每年秋收后交一次账,你们二人可择一人上京。”两人拿了厚厚的红封手中,笑容满面的退下了。
徐老夫人道:“真儿,你看这两人如何?”
徐婉真道:“孙女看来马正口齿伶俐,为人要圆滑些,那李兴财看起来是个老实人。”
徐老夫人笑道:“真儿不可以貌取人。”教她看这几本账册,徐婉真才恍然大悟,道:“原来李兴财还做了这些小动作。”
徐老夫人道:“你阿娘性情宽厚,这些田地刚到你阿娘手里时,第一年确实有些佃户遭了灾交不起租子,芷晴便免了那两家的租子。这李兴财见此便活络了心思,你看后几年,时不时就有些情况,不是这家佃户被水淹了,就是那家的男人摔断了腿,多的一年甚至免了五家的租子。这其中,真真假假谁知道?但这田地的位置我是清楚的,这意外多了就不正常。”
拍了拍徐婉真的手,语重心长的说:“真儿要记住,不能凭直觉好恶去断定一个人。作为主家,一味的宽厚也只会增长人心的yù_wàng,财帛动人心,须得恩威并施。”
这番话,让徐婉真受益匪浅。
☆、第37章小淘气
祖孙二人说了会话,过了申时,苏家的人才到。苏老太太在徐老夫人房中说话,徐婉真自带了苏三爷去映云阁看外甥徐文宇,小家伙早等得不耐烦啦。
苏老太太乐呵呵的道:“我们的船原本午时就到码头了,哪想到今天码头上卸货的船太多,一直靠不了岸,耽误到这个时辰才到。劳烦亲家久等啦。”
徐老夫人道:“没关系。今天都十七了,过了一个春节,各商铺都要新进货,每年的这几日,码头是最热闹的。”
“是啊,我看钱家的船最多,有五、六条。”苏老太太回忆码头的热闹,道:“贺家也来了两条,运的布料好像是北方的,我在江南没见过。”
徐老夫人点头,道:“目前贺家是江南道最大的丝绸商人,自然要将在北方的货品运过来,互通有无。钱家也不容小觑,年前收割了汪家几地的店铺,正是急速扩张的时候。”
两人又叙一会儿话,徐老夫人问道:“亲家母,你当真舍得让良智上京?”
苏老太太笑眯眯的道:“有句话叫做‘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’,我虽然大字不识得一个,但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。你家昌荣不也远在桑泉县?”
徐老夫人感叹道:“是啊,孩子大了,翅膀要让他们自己去练硬。我们这身老骨头,能护着孩子们到几时?不过,老妹妹,我是真佩服你。”
两人这里是其乐融融,映云阁里却闹翻了天。
徐文宇抓着小舅舅,一会要跟他玩竹马打仗,一会要上树掏鸟窝,一会又要捉迷藏。
徐婉真倚在窗前,两手托腮,看小舅舅愁眉苦脸地任徐文宇差遣,脸上笑意盈盈。对桑梓道:“宇儿正是贪玩的年纪,我每天约束着他写大字背书,难得有这么开心的时候。”
桑梓两手上下翻飞,熟练地打着络子,道:“苏三爷来了,才有人陪小少爷疯玩呢。”
“说的极是。”徐婉真道。家里都是妇孺,宇儿作为一名六岁的男童,目前最缺少的便是父亲的陪伴。
自己和祖母虽然在生活学习上对他照料精细,但男孩子还是应该玩男人的游戏,从成年男子身上习得阳刚之气。这些,都是自己无法给予的。
喜欢商户嫡女奋斗史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