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,这个人就是吴国王子掩余,而对面坐下的这个青年就是他的兄弟烛庸。听了掩余的话,烛庸奇道:“四哥,你说错了,到底什么错了?”
掩余摇了摇头,苦笑道:“当姬光篡位的消息传来时,军心顿乱,你我都知道大势已去,因此当机立断,领兵杀出重围,逃进了附近山中。那时,你我曾派人与庆忌联络,欲合兵一处,反过来利用楚国与我吴国的不解之怨,借楚国军力对抗姬光。而庆忌,并不看好楚王,决意投奔卫国招兵买马,再图大计。如今看来,他地选择是对的,你我都错了。”
烛庸闻之默然,半晌才道:“是,楚王气量狭窄,集权心重,便是楚国公卿大夫,但凡力量足以撼动王权者,也被他寻些借口使鹰犬一一杀了。伯家、伍家,许多忠臣莫不如此,何况我们这些外人?他对我们只有利用,又怎会真心相助。这……我们原也有所预料,昨日的仇敌,今日掉过头来便成兄弟?当然不可能,只是……我没想到楚王这么狠,只提供粮草,不派一兵一卒,尽驱你我为主力,再使些附庸于楚国的小伯国相助与姬光为敌,如今……如今你我的人马已不足三千之众,困守在这大别山中……”
他抬头望向小小的帐幕窗口,忧虑地道:“就算伯嚭不使兵追来,如果我们困守此处,恐怕这个冬天也不好过了。”
掩余凄然笑笑:“你我数万大军,如今只剩下不足三千的伤兵残将,难道要全部葬送在这里吗?即便我们全部战死在这里。又有什么意义?”
掩余长叹一声,帐外山风呜咽,听来英雄气短。
烛庸双眉挑起,随即一叹,一拍大腿,沉声道:“四哥,那你今天找我来,到底有何打算?”
“庆忌来信了。”
“哦?”
掩余探手入怀。取出一团素帛,递到烛庸手中,烛庸展开素帛,侧身就着灯光细细地看了起来,只看了一段,他就失声道:“庆忌已知你我兵败,邀我们去卫国?”
“是!”掩余颔首道:“我给庆忌的信中,已经把你我地情形都说明白了。”
“四哥。一旦投效了庆忌,那你……”
掩余淡淡一笑:“如今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,还谈什么争夺王位?王位已没有希望,那我就退而求其次,只求能杀回吴国。砍了姬光地狗头,祭我满门老少的亡魂……,余愿足矣。”
烛庸目光灼灼盯他良久,默然低下头去继续看起来。忽然,他身子一震,再度失声:“他要我等分驻卫国艾城、鲁国费城,明年三月再度举兵伐吴?鲁国费城,他在那里还有一支伏兵?”
掩余唇角露出一丝笑意:“是啊,庆忌这小子,真让我刮目相看。他是你我地侄儿,但是论岁数。我们并不比他大多少,从小一块摸爬滚打长大的,等到长大成人,他的名声显于诸侯列国,你我与他相比却藉藉无名,不止是你,我心中也是很不服气的。如今看来,他确实是比你我高明啊。”
掩余钦佩地道:“天生神力。勇冠三军。那也罢了。个人的武勇功夫,江湖任侠。倒是人人佩服的角色,可是万马军中,哪有什么真正的万人敌,个人武力再如何了得,也无关大局。可是,他小小年纪,心机智谋如此深沉,不但能在卫国站住脚,经过一次伐吴兵败,如今短短时日又聚起数万大军,而且……居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在鲁国秘密建立了一支军队,掩余对他,如今真是心服口服了。”
“四哥……”
“嗯?”
“你变了很多。”
掩余默然片刻,一笑:“每个人,都象河流中一块有棱有角地石头,磨砺的多了,才会圆润起来。我也有自己的志向,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失败,我才明白,我空有一腔雄心,却没有那样的雄才大略。胆识、心计、眼光、谋略,这些方面,庆忌样样都比我强,我这个叔叔,输得心服口服,既然命运注定我成为不了一国之君王,那我就做一个扶保雄主的能臣干将吧。”
他把双眉一挑,傲然道:“掩余自信,这点本领还是有的。咱们兄弟,又有哪个是庸才?”
烛庸注视他良久,叹道:“四哥既然这样想,烛庸还有何话说?好!咱们便去艾城投靠庆忌侄儿,伐吴国杀姬光、报家仇消国恨!”
两个人的手紧紧搭在一起,两人相视一笑,掩余又问道:“庆忌侄儿的信你都看完了?我们要尽快赶去卫国,而他却会赶来楚国,催请楚王发兵,于明年三月一同伐吴,如果能够成功,我们复国成功地希望便大增。这件事你我一定要办成,当初数万雄兵,你我实力尤在侄儿之上,如今惶惶似丧家之犬去投奔侄儿,如果连这件事也办不成,还有何脸面见天下英雄?”
“四哥说的是,不就是引伯嚭之兵给楚国制造点麻烦,逼着楚国与伯嚭正面交战吗?”
烛庸说到这儿不禁恨极,牙齿咬得格格作响,隐忍片刻,才忍住了气道:“楚国君臣鼠目寸光,心胸狭窄,不知利用时机,联合你我重创姬光,却在那里一厢情愿地打算坐山观虎斗,坐视我们与姬光兵马交战,盼着我们两败俱伤,真是愚蠢透顶。楚国上下,竟无一人看得出当前形势么?他楚国外强中干,虽有二十余万大军,却散布在广阔的疆域上,姬光兵来,如铜锥刺布,以一点对一面,看着是楚国强大,实则难
喜欢大争之世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