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。
衙役扶着胳膊,颤巍巍地说:“南兰县。”
宣统眉毛一扬:“不是永寿县吗?”
衙役们仿佛听到自己的手臂连续不断地发出“咔嚓咔嚓咔嚓”声,面色悲苦地说:“这是官老爷定的,哪由得小人做主?”为了取信于他,还特意将公文拿了出来。
宣统接过来看了看,不再言语。
衙役们松了口气,忍痛加快赶路的速度。
马车位置有限,端静和宣凝一起,靠两条腿跑。
沿路风景不好,她只好冲着宣凝看。
宣凝一开始还能装作不在意,可是久了,宣冲都挤眉弄眼地暗示自己,再不能装作没看到。他扭过头去,佯作生气地问:“你不能看别的吗?”
端静说:“不能。别的没你好看。”其实,这是两句话,两个意思。不能是指宣净,别的是指宣净以外的人与物。
宣凝心花怒放,严肃绷紧的双颊都压抑不住奔放抽搐的嘴角。
端静再看他,他就偷偷回望端静。
她看他,他看她,她看他,他看她……然后,南兰县就到了。
南兰县的木牌坊饱经风雨,早已腐朽不堪,“兰”还有些模样,“南”却仅剩头上的小“十”,下半身不翼而飞。
几个衙役见他们驻步不走,心里打鼓,扶着夹木板的胳膊,毕恭毕敬地过来:“此处就是南兰县。远近驰名,远近驰名。”
是穷得“远近驰名”吧。
宛氏下车,如水的目光在木牌坊上轻轻一转,就落回了宣统的脸上。
对方正看着他,眼中隐含歉疚。千娇百媚、养尊处优的大小姐,转眼沦为农妇,她纵不怪,他心难安。
宣凝倒是豁达得多,或许是端静表现出的生命力太过顽强,让他完全想不出这世上有什么地方是她活不下去、活不好的。
果然,端静扫了眼牌坊,记住了县名,就一马当先地往里进。
原以为来路荒凉,谁知道更荒凉的在尽头。
街道空无一人,两边的屋舍忽出忽进,忽大忽小,忽正忽斜,排列得漫不经心,好似谁打乱过却没有整好。行了数丈,仍不见人,偶闻几声犬吠,不及辩明方向,便隐没在这些如鬼屋般幽静的旧屋后。
宣净沉不住气:“这是鬼村吗?”
衙役们吓了一跳:“当然不是,千万不能这么说!万一开罪了他们……”
宣净问:“开罪了谁?”
衙役们不约而同地闭了嘴。
宣净扯着嗓子喊:“嫂子!”
端静瞬间出现在他们中间。
衙役们:“……”
南兰县原本是南兰村,村人擅长编织柳条,在岭西一带小有名气。后来,岭西与沧澜在边境产生摩擦,沧澜悍然出兵,拿下了岭西边陲三城,使边境退至南兰村。
为了防范沧澜,南兰由村升县,修筑城墙。然而,不等城墙完工,沧澜便派人偷袭。一夜之间,村民被屠杀殆尽。
为免岭西再遭劫难,岭西总督向皇帝陈情,放弃已丢失的三城,与沧澜和谈。沧澜应允。
考虑到南兰县四面空旷,易攻难守,总督干脆将城防回缩。自此,南兰县就成了爹不疼、娘不爱、丢了不心疼、捡来还碍眼的存在。
听完衙役的解释,宣府众人脸色奇差无比。
宣冲吃惊地问宣统:“真的假的?沧澜小国竟然吞了我们三座城池?”
宣统叹气:“平福、原州、归苏三城,一向是各族混居之地,不受朝廷辖制。三城丢失,皇上虽然愤怒,却不心疼。彼时,国库空虚,朝中大臣不想破财,都暗暗支持岭西总督的提议。只是,屠县之事却是头一回听说。”
宣冲说:“怪不得县里一点人气都没有。”
衙役说:“据说南兰县被屠之后,那些冤魂就一直在县内徘徊,不肯下地府。总督和知府请过好几批和尚道士来这里念经超度,都是无功而返。”
端静听得津津有味:“什么叫无功而返?难道这里还闹鬼?”
与她说话,衙役有些发憷,立刻放低了姿态:“谁说不是呢。选定城防之前,总督也考虑过南兰县,还派了一支军队来此驻扎,谁知没多久,这支军队就失踪了。总督不信邪,又派了几支,全都不翼而飞。这才有了南兰县闹鬼的传闻。为了超度冤魂,总督将衡山、泰山、华山、普陀山、五台山有名气的出家人都请了个遍,可最后,到这里的人还是不断地失踪。”
端静说:“所以,我们很快也会失踪咯?”
不管内心多么期盼,衙役们都不会傻得说出来。
他们统统表示宣家吉人自有天相,一定会逢凶化吉。
事到如今,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。被流放的人,非赦不能离开。从今往后,宣府世世代代都要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。
宣府几个大老爷们还在纠结,女眷们已经开始关心起民生大事。
“我们在哪里落脚?”
“附近可有市集?”
“县衙在何处?”
“……”
七嘴八舌的,问得衙役晕头转向。好不容易才说清楚。
南兰名为县,实为村。因而没有县长,只有保正,且手下人数稀缺,只有七十来户,正经说起来,也就是个大保长。
这七十来户有的是当地恶棍,被送到这里改造,有的是当年屠杀中逃过一劫的本地人,不忍离乡,还有的和宣府一样,是被流放的。他们都住在新街,离此不远。
流放到此的人都可以从保正那里领差事。
喜欢小鱼吃大鳝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