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幸的是,肖正一开始就没有走肖木那种大开大合,勇猛无匹的外家武功路数。起初就是主习内功,练习吐纳、调息,求内劲。
成为斥候后,更是专注一击毙敌,短、快、集中的武技,力求以最少的力量,最短的时间,最快的方式,换取敌人最大的伤害。这和老者传授的心法、身法、武技一脉相承,所以进步迅速。
尤其是每日的攻守练习,老者的递招、喂招、讲解,让肖正获益匪浅。
一个月的时间,就在赶路、教授学习、吐纳修炼中度过。
当二人终于看见马路的时候,枯瘦老者已经有了几分市井老叟的味道,那蜡黄偏黑的脸上,皱纹密布,愁苦的面容上,带着一些和蔼和悲悯。和那些在乱世中历经磨难,但最后坚强活下来的老头一模一样。为了掩盖他那微微奇特的嗓音,他加入了一些咳嗽,让人觉得他是因为有病在身,声音才如此嘶哑。
肖正则完全变了个模样,看起来瘦骨嶙峋,手脚无力,像极了久病不愈,食不果腹,营养不良了无生气的少年,脸色、眼中更是流露出躲闪和顺从。
“爷孙”二人沿着马路,朝着听潮城的方向走去。沿途有不少和“爷孙”两一样的老弱病残组合,极少看见中年男女。
看见的中年男女,大多是一群一群衣帽相对光鲜,带着随从护卫,驾着马车的人,他们是战火还没波及前的一些殷实人家,大户人家。是举家逃亡的一批人。还有一些配刀的江湖人士,三三两两骑马而过。
听潮城,是一座依海而建的大城,涨潮退潮,涛声潮声。
听潮城起初是一个渔村,偏居一隅,物产丰饶。一群镖师为躲避兵役和徭役,在潜逃的路上,发现了这里,随后定居了下来。
经过数十年的经营,已经成为规模、人口不亚于徐卫两国任何一座城市的大城。
听潮城依托那群镖师,和后来投靠的江湖人士,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。几十年来,入住此城的人早已不再留恋自己是哪国人,互相通婚,交往融合后,成为了一群听潮城人。
因为历史和地域和原因,听潮城还是这片土地上,唯一拥有“海军”的势力。徐卫两国的商船、战船,只在内河、湖泊航行。论水上运输能力、作战能力都和听潮城差得不是一星半点。
徐卫两国不是不想吃下这块肥肉,听潮城有海盐、珍珠、海鲜等海货……还有人,有人就意味着赋税和徭役。可是起初的几次攻打,听潮城都人去城空,逃离到了海上。等到听潮城壮大后,也有几次惨烈的守城战,不过最后还是逃离海上。付出惨重代价,得来的却是占据一座空城的战果,还要提防听潮城数不胜数的刺杀,徐卫两国也就放弃了武力夺取。
尤其是后来,听潮城逐渐壮大,而徐卫两国战事吃紧,达到白热化。听潮城如果倒戈一方,将会影响整个格局后。徐卫两国分别和听潮城高层达成协议,要求听潮城保持中立。
听潮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,保留了下来,逐渐成为了徐卫两国商品交易和情报交换的集散地。
保持中立的听潮城,也保持了一贯的作风。收留任何一个愿意来此的徐卫国民,去留随意,活下去各凭本事,但是要遵守听潮城一些简单的制度。
最终成为现在这样一个十分自由的大城市,也就逐渐成为了天下难民、冒险者、江湖人士心中的圣地。
喜欢好一座江湖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