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码头,一直是龙熙王朝最繁忙的码头之一。南来北往的商人,押送一船船的货物,这其中就有从南往北的大米、丝绸、水果,自东而西的的盐巴、海鲜,自北而南的山货、铁器……。当然还有一些王公贵族、富家子弟沿着运河来江南看景的、玩耍的,彰显着龙熙朝的太平盛景。
不过,近期突然紧张起来。一方面,龙熙帝力排众议,加大削藩力度,调运兵力,准备一举削藩;另一方面,南方的一些藩王以定西王吴三木为首,加紧联合,欲与龙熙王朝决一雌雄;这些消息从民间的渠道传来,有些人又添油加醋、绘声绘色的加大描绘,更使人如临其境,相信战争真地就要来了。
近期又有一个消息传来,就是八百里洞庭湖突然陷落,在南方的梅雨时节,水位却大幅度下跌,多少个小岛、多少个湖边民房陷落、多少人失踪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,突然就传遍大江南北。一些江湖道士、算命先生断言,这地陷分明是上天给人间的一个预兆,不是饥荒就是兵祸,而饥荒之说似乎占不住脚,毕竟风调雨顺,所以相信兵祸将来、战争临近成为大家传播、论证的一个亮点。
兵祸也是**,遭殃的是普通百姓。据一些神算师宣讲,秦末农民战争前,全国有人口2000万人,十年后到西汉初年,全国有人口仅有600万人,消灭了1400万人;西汉末年全国有人口6000万人,经过汉末战争,到东汉初年,全国有人口2000万人,消灭了三分之二。
最残酷的莫过于东汉末年的三国鏖战,战前人口5007万,到赤壁鏖战后的不久统计,三国全部人口为90万,消灭了其中的99%。诗人描述为“马前悬人头,车后载妇女,白骨露于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余一,念之人断肠”。
……。
战争和死亡的传言不绝于耳,屯粮和躲避战乱成为市井百姓讨论的重要话题。不过太阳依旧东升西落,繁忙的码头、奔走的人流,依旧熙熙攘攘,大多数百姓心中,认为即使战争真的来临、即使真的要死亡90%的人口,自己一定是那10%中的人,所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晓幸心理,所以这战争的传言,除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外,也就掀不起大的波澜,生活还是照旧。
扬州码头,此时走过来两个风姿绰约的白衣少女,她俩衣衫飘飘,行走如风,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,尤其醒目,引来众多的目光,正是要去宁都的玉临、玉风。
“船家,去宁都不”?,玉临开口问道。“宁都,路途有些远,现在起锚前往,要到明天早上到了,你们得加钱”,一个40多岁的大伯伯回答道。
“本来只是10两纹银,现需要再加5两”,那老伯目光炯炯地答道。“加钱就加钱吧”,玉临习惯性地摸了摸肩上的那个小包袱,爽快地回答道。
两个人上得船来,那船篷中又钻出来一个30多岁的壮年人,这人五短身材,看似精明强干,玉临一瞥之间,他那目光中惊现一种狡黠和淫亵的目光,不好的感觉突然就挑动了自己的心神,玉临略微犹豫了一下,反正就不到一天的时间,自己注意就是了,所以还是走入舱中。
“这是我的弟弟刘四,我叫刘三,我两个负责把你们姊妹送往宁都”,那大伯指了指那个壮年人,解说道。
这船只是一个中号的乌篷船,仅有一个船舱,船舱不是很高,人在其中只是勉强站直身子,船身前部有两个光秃秃地桅杆。
玉临、玉风刚刚坐稳,那船只就动了起来,刘三在前,刘四在后,撑起了长浆,那船就缓缓离岸,躲过了几个自北而南的大船,船才正式驶入河道。
刘三高高地撑起了船帆,一阵阵东南风吹来,那船猛然间就快速地向前驶去。“要照这样的速度,赶到天黑就可以到达宁都了”,刘三拉紧船帆,兴致勃勃地说道。
玉凤听了刘三的话,突然就兴奋起来,“晚上就到宁都了,我们就住在恩人家中,跟恩人来一次真真正正的洞房之夜”,玉凤说着话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
“小妮子,看把你急的,就那么想公子”,玉临讥讽道。
“难道姐姐不想公子吗,那你就住在别处好了”,玉凤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。
这些话正好就落入走到船前的刘四耳中,那刘四用眼光暗示刘三,狡黠的一笑。
小船出了运河,驶入长江,那刘三又调整船帆,这船就沿着长江向西疾进。此时没事可做的刘三和刘四就立在船舱口,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玉临、玉风说话。
“妹子可是回宁都的婆家”,刘三询问道。
“也是…..也不是”,玉临红着脸,似是而非地回答道。
到了中午的时候,已经行程过半。那刘三和刘四从船后的一个小厨房中端出了热气腾腾的饭菜。
“我们不饿,你们吃吧”,玉临警觉地瞥了一眼刘三刘四,说道。
“两个姑娘多少吃一点吧,这一大天呢”,刘三劝解道。
玉临从包袱中拿出了两包千层饼,这是韩秋琳临行给姐妹两个做的干粮,她递给了玉凤一包,对着两个船家说道:“我们吃这个”。
刘四饭吃了一半,献媚地端来了四个空杯,倒上了开水,递给了玉临、玉风。那玉临开始不喝,看到这刘三、刘四喝起水来,加上这天气炎热,口干舌燥。所以就慢慢地解除了戒心,和玉凤一起端起杯来。
一杯水下肚,这玉临、玉凤突然头部昏昏沉沉,
喜欢逆风飞羽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