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斯曼帝国灭亡过程中,帝国内战的四场关键性战役,原想以“四战”为名,后改为“勇气”“赏钱”两题,一针见血,揭出本质,最后定名为“勇者无惧”,“智者的抉择”,“重赏之下”。
这两场战斗发生在b96年下半年,那时的帝国本族军队已经大不如前了,战斗力阶梯级的下降。
事实上,从b96年6月份起,战场上的帝国本族军队就开始一步步的衰了,在军事力量构成的五大要素方面(科普一下:装备,后勤,人员,战术指挥,战场谋略),帝国本族军队开始处处弱于敌军。战场上呢,只能是一再的失败失败,然后是撤退,撤退接着撤退,败仗连着败仗。
武器装备和后勤供给上,军工重镇维拉开年就丢了,5月份,另一军工基地迪尔也丢了,这意味着国产野战火炮供应断绝,国产枪械供应断绝。塔斯曼帝国的军购专员贸易代表们又出现在国际军火地摊市场,历史上该国的代表可从没来过这个市场,新客啊!这位新客户一来就大扫货,居然有什么要什么,山炮野炮榴弹炮,步枪机枪冲锋枪,甚至还买手枪买手雷。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游击队长才会买的,可这些东西他家已经都不能造了,只能买,从外国买,高价买。
别的国家买货可以去国际军火大超市,货全,配套也好。这土豪国为什么逛地摊市场扫货?其一,塔斯曼帝国再也不是土豪了,钱得省着花;其二,温莎帝国联合多国的军火禁运,正品市场的货他买不着。这种情况下,只能去买二手地摊货,也只能买来大堆的万国造,货品还很可能质次价高。各部队在库存备用枪炮耗尽后,只能换装这些万国造。炮还在,炮弹没了,抑或炮坏了,炮弹还有一车,这是必须会有的事。至于军粮,今年的军粮绝对是此等货,水晶河谷丢了,军队只能吃以前老百姓吃的普通粮食,“现在吃的都不如从前的军马”。也没有多少军马了,“大批骑兵改步兵,降低军粮消耗,减少军费支出”。
人员上,帝国本族人本来就兵役率严重偏高,人口少;内战的长期高强度作战,一次次的大量伤亡,几次大的战役下来,兵员的补充就成了问题。部队的士兵从清一色的壮实小伙子,到中年人青年人,到了最后青少年和中老年。后方一堆孤儿寡母女儿国,看了着实让人心疼。下一代不用担心找不上老婆了,前提是这些下一代还活着,能活着从战场上回来。可帝国本族军队的指挥风格,可谓是蛮族将军的典范教材。
战术和指挥上……他们的战术在文明人眼里,那不叫战术,那是拿人去堆,堆出胜利。……在帝国扩张过程中,这一堆战术一向是简单而高效的。指挥风格上,一贯的炮灰流,那时候,是用异族军队甚至老百姓去堆,本族军队督战,只在关键时刻出战,那时即使是尸山血海的恶战本族人损失也不大,所以才有了这个庞大帝国。可现在呢,督战和作战的都是本族人,敌人是原帝国异族军队,战场上是本族的炮灰流将军炮灰本族人。一场大仗下来,本族的兄弟们老少爷们那可是死的七七八八。在帝国生死存亡之际,顾不了这么多了。
实地战场作战上,塔斯曼帝国本族军队依然是非常的“英勇”。野蛮的进攻,死守的防御,完全没有了历史上曾经有的军事斗争智慧。究其原因,并不是将军们大鱼大肉吃多了血脂超标脑子转不动了,那些因待遇一般生活还算简朴的起义军将领也是在打死仗呆仗。双方都不缺乏军事智慧,当双方谁也使不出任何军事谋略,都太了解对方了。几百年来,起义军和帝**,两支军队曾经同在一面军旗下,有的以前还驻扎在同一个营区。双方将军们都认识,好多还是从前的朋友,甚至亲戚,生活中,演习场上早就见识了对方的看家本领。那些实地指挥作战的中下级军官们,敌军了解他们,他们也了解敌军,双方都像是在跟自己作战,这就只能以最笨的方式使用最原始的军事策略——硬碰硬,拼炮,拼枪,拼刺刀,基本都是拼人数拼弹药。
这样的作战模式,战斗没有开始就基本分出胜负了,无非就是大胜小,多胜少,同样的武器,谁人多谁胜出。与那些被征服被压迫的民族相比,帝国本族人在人口数量上的劣势瞬间暴露无遗。帝**的野蛮进攻没持续多少日子,就因兵力不足,变成了死守范的防御,那也是以守死为结局的防御。这种死守守死作战模式看似愚笨,但也足以给对方造成同样惨烈的伤亡,例如那场发生在萨尔城的血战。
第三战——萨尔-鲁尼谷地会战,又名亚森东部地区重兵集团主力包围歼灭战。
b世纪96年9月12日上午9时,果洛城中央广场,72门155毫米榴弹炮客串礼炮军威浩荡,隆隆的炮声中,阅兵式开始了……
以果洛城为首都,新国家亚森斯坦共和国正式建国!!!
新国家建国次日就迅速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。
这同时也意味着塔斯曼帝国彻底被全世界丢进了历史垃圾堆。
作为一个有着几百年“伟大征服者光辉历史”的昔日超级大国,塔斯曼帝国本应该有着说不尽的不甘心,可是没有,没有一丝一毫的不甘。该国或者说帝国本族人,上至帝国皇帝阿史那沙比哈,下至连士兵都算不上的本族民夫,都认了,坦诚的认输了。草原民族骨子里有着崇拜强者的血液,也从来都是面对现实的。一切后悔哀叹假
喜欢大国杀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