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武门这个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,却又称得上默默无闻。
说它家喻户晓,是因为在莲州万庆城有一个人文古迹,就是精武门的旧址。但早在建国时,当时的门主就带领全门上下搬离了这个地方,而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。
在当地人眼里,精武门这个名字正式退出了历史长河,连一滴浪花都没有留下;但实际上,凡是学过一丁点内功的人,都会牢牢记住这个名字。因为现代的华夏之所以还能保有“内功”这门技艺,完全归功于当时的精武门门主——陈真。
当时的华夏刚刚熬过战争的洗礼,正在大力恢复民生,并且在华夏第一代领导人的远见下,着重与西方经济强国接轨,努力吸收着对方的先进文化与制度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武学这样的华夏传统元素被放在了极为尴尬的位置上。
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来讲,内功虽然对身体非常有益,但修炼条件太过苛刻,天资平凡的人想要练好内功,就必须从小苦练,连幼儿园小学都不能上;外功的健体效果大打折扣,连起来也非常辛苦,在国外各种新兴的健身技术面前,传统的外功教学根本无法让年轻人提起兴趣。
而从自卫搏击角度讲,在当时这个特殊时期,为了追求社会安定,国家表面上还很尊重华夏传统武学,但实际上并不提倡老百姓练武。而军人、警察这样的特殊职业,也因为热兵_器的普及,逐渐失去了练武的必要,即使需要锻炼肉搏能力,也不会选择“见效缓慢”的华夏传统武学。
在这两个大趋势的诱导下,武学在这个国家中已经开始自然衰落。再加上华夏历来有“独门技艺不可外传”这样的观念,进一步导致了建国初期的“武学失传危机”。
在现代华夏国建国时,陈真已经迈入了古稀之龄,练了一辈子武的陈老门主,本以为盼来了好时候,可是在一次武者聚会中,陈真赫然发现,华夏已知的数千种内外武功之中竟有半数失传。这一发现令他痛心不已,也成为了他带领精武门离开原址的诱因。
为了保下华夏武学的火种,陈老门主带领门人离开逗留了大半辈子的莲州,将足迹踏遍了华夏各处,说服各个地区的武学宿老,向他们陈述武学传承危机,请他们在“三誓约”上签字。
(当时的“三誓约”内容分别是:“打破门户之见”;“广播继承火种”;“积极修缮武学笈谱”这三条,都是增加武学透明度的措施。至于“防备武学落入宵小之手”这一条是后加上去的,那时陈门主已经仙逝,是后来的华夏武学108宿老集体同意的第4条新誓约。)
在陈门主的带头作用下,华夏武学界再次活跃了起来。可能是为了展现“打破门户之见”之决心,当时的精武门彻底四散各地,不设任何“门址”、“总部”、甚至“办事处”之类的地方。
那时候还发生过一段有趣的小插曲,一个精武门弟子刚刚与某一门派谈妥,双方约定交换武学互相传授。这弟子想找陈真报告一下,结果因为陈老门主行踪不定,这位弟子在他老人家落脚的城市找了3天还没找到,逼得他最后只能去报社发了一则寻人启事,这才找到了陈真……
在陈真仙逝之后,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,整个华夏大部分地区的武者都继承了精武精神,不再偏安一隅,只顾自己一派传承,而是彼此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络。而精武门则已经完全习惯了“四处为家”的风格,随着现代通讯越来越发达,精武门的门人门如今已经四散各地,许多小门派甚至主动放弃了原本的招牌,融入了精武门这个大家庭里。
可以说,在华夏武学的挽救和发扬上来说,精武门的贡献是巨大的,门中博学的武者甚至整理出了全华夏目前所有现存的内外武功,《炎黄道》一套书籍到现在还在被武学界当作珍贵史料加以保存。
但是这种发展也受到了打击,在陈老门主仙逝一段时间后,国家开始注意到整个武学界的同气连枝,这一对武学发展有益的现象,在政府眼中却是国家发展的不利因素。一系列打压的政策随之而来,严重打击了当时刚刚有复兴迹象的武学界,这轮打压的结果就是:虽然大量武学典籍已经被精武门妥善留存了下来,但是愿意去练武的年轻人已经比武学典籍还要少了。
像武者登记制度这种政策,便是当时政府限制精武门收徒的方式之一。凡是内功武者,必须在相关居住地办理登记手续,而登记在册的内功武者,一旦卷入肢体纠纷时,总会在司法判决上面临不公待遇;如果你隐瞒身怀内功的事实,被发现后还会面临非常严重的惩罚,当时发生过“隐瞒内功的武者被判处间谍罪”的事情,沦为武学界一大恶谈。
但国家的政策并非无的放矢,武学的发展的确带来了一部分不利因素。
童兵就知道一件并未公开过的军方内部秘辛。在特种部队凤组成立后没多久,当时国安局便收到线报,有国外间谍意图窃取某项科研成果。当时的凤组是国家第一支、也是唯一一支特种部队,可以说集合了全国的精英。但在追踪围捕这名间谍时,竟然被赤手空拳的间谍反戈一击,造成了多名凤组队员死伤,最后连人都没有抓到,间谍携带着图纸安然逃出国境,留下一个谁都难以承担的烂摊子。
最后通过追查,才发现这名间谍在国内潜伏多年,在精武门“打破门户”的理念下
喜欢神佑战兵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