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严格来讲,这不是对生活品质的期望,而是对安全感的追求——住我家对门的女人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。她曾经在深夜狂躁地捶响我家的房门,指甲抓挠着门上的铁纱,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。
那天母亲值夜班,父亲打开了内侧的木门,隔着透明的防盗门与她对峙。她绝望而不甘地喊着什么,我一个字也没有听清;不过就着楼道内灰败的灯光,我看到她圆睁的、发红的、高高凸起的眼睛——透过她满脸冰冷而粘腻的长发。
父亲皱着眉头,试图与她交流。他一遍遍地重复:“我没有药,我们没有药。你家里有人吗?”语气近乎温柔。
这时我才听出来,那个女人说自己头痛,央求父亲给她“药”。父亲转而呼喊她的家人。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赶快掩上门,把那凄厉的叫声隔绝在外——面对浑身酸臭的收破烂的老头、头发盘曲虬结的乞丐、街边疯跑满脸涎水的傻子,父亲总是怀有某种异样的温情,与我们这些普通人避之不及的态度大相径庭,却也与那些高高在上眼含怜悯的人截然不同,我隐约感觉到,那更像一种感同身受的关怀,甚至是兔死狐悲的哀怜。现在看来,这女人显然也在他同情的范围之内。
犹豫了半晌,父亲回头看了我一眼,拂过我的发顶:“回床上去,锁好卧室。”
我下意识拽住他,急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:“你不能出去!她是……疯子!我……我不一个人……”
他脱开我的手,慢慢拧开防盗门上的锁扣,闪身出去,立刻把门重新关好。那女人抓住他的腿,紧绷发白的指节揉皱了他平整的裤脚,我看见他弯下腰,温柔地握着她的手,试图架起她。
平心而论,那女人苍白而枯槁,几乎不可能威胁父亲的安全,但她眼睛里始终燃烧着疯狂的火焰,炽烈得像能吞没一切。在我屏住呼吸,生怕哪一瞬间她就把细瘦尖利的指爪伸向父亲的喉咙时,她家的大门猛然打开,一个少年惊慌失措地跑出来。
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江上客。他明显不合身的宽大衣服上满布褶皱、油污和焦痕,脸上初生的胡茬在昏暗的灯下形成柔软的青影,但这些全都无损于他的容貌——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,在秀美与英挺之间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。这副容貌,以及他好听的名字,不禁让人推测,那疯女人曾拥有一段如何清新又绮艳的韶华。
父亲帮他把他母亲扶回了家,第二天晚上他拎了半斤苹果过来道歉。他刚上高二,下了晚自习回来要安抚母亲睡下,之后还要写作业,一不留神趴在桌上睡熟,连母亲跑出去都没听见。至于他父亲在哪里,他母亲又是为什么变成这副模样,他不提,也没有人问。母亲留了一个苹果,余下的仍替他提回家里,父亲为他打开门,说若他念书辛苦,请他有事随时来我们家里。母亲看父亲一眼,轻轻叹了口气,到底没有说话。
父亲找不到新工作。母亲开始白班连着夜班上,周末也不休息,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。父亲渐渐承担了所有家务,终于学会像母亲那样老练地漂净衣服上的泡沫。有一天我看见他在楼道里踢到一个霉烂的苹果,迟疑了一下,还是捡起来拿进屋里。
江上客偶尔送吃的过来,以馒头居多,过节时还有饺子——他说学校每月发食堂餐券当作生活补助,用不完也是浪费。母亲父亲都不愿收,他就堵在我回家的路上,把报纸和塑料袋裹好的、犹带热气的食物塞进不懂得拒绝的我手里。于是母亲主动去帮那女人洗一次澡,回来说,江上客的奖状贴了满墙,那女人在其他地方乱涂乱抓,唯独对那一面墙宝贝得很。
过年的时候,母亲请江上客母子来我家一起吃饭。他穿了件很干净的毛衣,整个人明亮又随和。母亲接下他提来的一小袋鸡蛋和几把挂面,帮他安顿好那女人,请他在屋里随便看看。他翻了翻我的寒假作业,目光很快被属于父亲的书橱吸引了。
书是最大的奢侈品,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——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因为母亲不愿意给我买一本六元钱的《新华字典》,我被老师罚站了整整一天;我的练习册全都是母亲去书店一个字一个字抄回来的,而且做完一遍之后还要擦掉答案重写一遍。父亲藏书中我唯一能看懂的《苏联民间故事选》,被手指磨毛了页边。
当江上客惊喜地翻开一本印满了各色符号与图形的大书时,我突然发现他几乎和父亲一样高了。
即使无数次从他手里接过馒头,即使坐在他自行车的后座上去学校,即使他能解答一切我解不出来的应用题,一直以来,我始终怀有某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,以为自己高人一等,而当父亲把书借给他,他满面笑意地抱在怀里,我当即悲哀而敏锐地预感到,我太过自信了,他和父亲是一类人,九岁的我无论如何也触碰不到他们。
母亲煮好了江上客带来的鸡蛋和挂面——除夕夜吃下的面条叫做“钱串”,大约是饭桌上的五人来年最需要的东西。每个人都很开心:那女人梳好了头发,显得很安静,只吃江上客夹到她碗里的东西;母亲在厨房跑进跑出,时不时端出一碟回锅的小菜或是刚煮好的汤;我一边听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,一边拣出菜里的肉末;而父亲和江上客在谈我听不懂的东西——他们容光焕发,激动地挥舞双手,两局面黄肌瘦的皮囊
喜欢洒扫记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