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一六、塞外传烽乱京华(二)
大明崇祯九年七月初三日,京师戒严。
当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将俞国振等从睡梦中惊醒后,俞国振迅速起身,首先是抓起了挂在墙上的长刀。
“夫君!”方子仪也爬了起来,顾不得自己只穿着小衣,赤着脚就扑向屋子的一角,打开箱子,将放在那儿的内甲为俞国振披上。
此时虽是初秋,但京师城中还是暑气逼人,这嵌片式内甲穿着有些闷热,俞国振带来也只是为防意外。十余斤重的内甲,方子仪抓起时有些沉重,俞国振披好甲,牵着她的手,在她额头吻了吻:“放心,一切有我。”
方子仪点了点头,看着俞国振身影消失在门口,手却抓紧了床单,心里象揪成了一团。
泪水也突然间涌了出来。
她与俞国振的婚事,比起族中其余女子要幸福得多,虽然也是长辈之命媒妁之言,但在定下婚事之前,两人便已经相识,而且还偶尔有书信往来。俞国振每每去桐`城拜访方家,总不忘给她和小子柠带礼物。如果说最初她只是敬佩俞国振在杂学上的造诣,到后来,便是一颗少女芳心,完全系在了俞国振身上了。
然后俞国振仿佛是听到了她心中的默祷,向方家求婚,在得知这个消息的刹那,方子仪觉得自己几乎控制不住要大笑出来。
婚事定下之后,她原本空落落的心就被幸福感充盈着,嫁一个堂堂男子汉,为他传宗结低,与他琴瑟和谐,这个时代的女子,对于人生的幸福追求,便仅在于此了。
然后她才发觉,自己嫁给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。可是越是英雄人物,似乎就越多责任,他往来奔波出生入死,每每此时,方子仪口中虽是不说,心却是揪着的。
当她头顶霞披被抬入俞府时,她幸福之余,也想劝俞国振两句。他现在拥有的已经够多了,他现在做的也已经够多了。但在看到俞国振那双深沉如星空般的眼睛后,她就知道,这种话不必在俞国振面前提起。若是提起,反而会让他小看。
既然自己阻止不了他,便要在旁边默默帮他,至少让他无后顾之忧。
想到这,方子仪松开手,她又匆匆奔向那个藏着甲的箱子,从底下翻出一柄连鞘的短剑。
短剑出鞘,寒光盈面,方子仪端坐于榻,静静等候着。
过了一会儿,她听到熟悉的脚步声,紧接着,俞国振的声音传了进来:“子仪,休要慌张,是鞑虏入关,京师戒严了。”
“鞑虏入关?”方子仪心还没有来得及放下去,便又悬了起来,花容失色道:“京师……京师不会有事吧?”
俞国振记忆中,崇祯九年并没有发生鞑虏攻破京师之事,对于此次鞑虏入关,他也几乎没有印象。因此略微有些轻松地道:“应当是有惊无险……只可惜,我只带了两百人入京,否则倒是一场与鞑子交手的机会,也让他们见识一下鞑子的实力,免得成了骄兵。”
“能不战,那最好。”方子仪见他轻松,也松了口气,微微地叹了声,合手低祷:“苍天保佑我大明,苍天保佑我百姓,苍天保佑我忠勇将士……”
因为是早晨,从东方升起的红日,将金红色的光辉透过窗纸洒在她的脖脸上,她垂眼默祷,无比虔诚。俞国振看着她这模样,想到在大明万里江山之中,这个消息传出之后,必是无数这般女子,在用全部身心向着那苍天默祷,心中突然间有些不忍。
他吸了口气,眯着眼睛,见方子仪回过神,他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。
“子仪,我出去一会儿,打听打听消息。”他平静地道。
方子仪略带一抹忧色:“夫君,保重要紧,切勿呈强。”
从俞国振的目光里,方子仪看出跃跃欲试的心思,虽然只带着两百人,而且这两百人还是甲胄兵器不全,可自己的这位丈夫,却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。相反,迎难而上,才是他的本色!
俞国振哈哈一笑,便又转身出去了。
此时街头已经戒严,到处都是空无一人,俞国振站在玉京客栈门口,眼见着一队队差役从眼前经过,盘问任何可疑之人。他气度不凡,又站在客栈之前,初时并没有人来喝问,不过稍后便有锦衣卫前来盘查。
对此俞国振倒是不惧,曹化淳为了方便他在京城行事,给了他一块锦衣卫的牌子,凭着这牌子,即使是夜间宵禁,也可以在大街上闲逛。
“或许该去寻曹化淳?”在门前,俞国振又犹豫了会儿。
他带入京城的,原只有二百人,其中还有十余人已经随将岸离开了京城,三天前动身去了直沽,他们要从那儿乘连波号赶往朝鲜国。因此,他手中真正得用的,就只有一百七十余人。若是千余流寇,这一百七十余人还可以派上用场,可对着的是东虏,而且有可能是数万东虏,俞国振再是自负,也不会蠢到认为自己这一百七十人送上去能起什么决定作用。
还是不甘心啊……
京师戒严的第一日,一片人心惶惶,因为没有确切的消息,各种谣言满天飞舞,街头也少有行人。但到了第二日时,一些真实的消息开始传入民间,但其中真伪,实难辨别。俞国振这些日子去拜访了京师中不少人物,甚至包括孙临的兄长孙晋,孙晋前些时日因为忤了圣意,正被勒令停职反省,因此也得不到什么确切的消息。
俞国振却觉得,孙晋所言实际上是托辞,他知道一些消息,只不过不
喜欢明末风暴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