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瑟,我从未真的恨你,你为什么不来找我?
我只是,只是在恨我自己,恨我自己如此无能,恨我自己,竟然甚么都做不了。
作者有话要说: (苟利国家四个字最出名的应该是林则徐那一句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不过它最早出自礼记,原文是“苟利国家,不求富贵”——《礼记?儒行》)
(安史之乱的实际战况和文里写的不完全相同,我按照自己的需要稍微调整了一下不同事件发生的次序。)
(颜真卿,就是那个颜体的颜真卿,他和堂兄颜杲卿是安史之乱时的英雄。颜杲卿的儿子死的时候不过十几岁,生前曾经多次往返奔波于颜氏兄弟的驻地,传递消息,后来被叛军活活砍掉了脑袋。颜真卿因此写了千古留名的《祭侄文》,斑斑血泪,尽在其中。
颜真卿老年为奸臣所害,死于贼人之手。
英灵不灭,风骨永存。)
(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,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,自唐玄宗后,翰林分为两种,一种是翰林学士,供职于翰林学士院,一种是翰林供奉,供职于翰林院。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,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。大诗人李白受封的就是翰林供奉。)
☆、青州
第十二章
至德二载正月,大燕皇帝安禄山爆亡,其子安庆绪领兵攻河南,张巡以不到万人死守睢阳,将十数万叛军牵制于此地,寸步难进,史思明独木难支,为郭子仪、李光弼打得节节后退,转而向东,分兵渡黄河,欲取青州。
史思明并没有打算强攻青州,他现在已经够焦头烂额的了,青州如此难啃的骨头,他想智取。
法子也想好了,应该会有用。
这个法子其实很简单,就是惑乱青州军心。因为青州刺史慕容知廉的独子慕容襄正在他手上。
自起事以来,安史大军先后攻占洛阳、长安,俘获了不少高官子女,这些纨绔子弟多半都是软骨头,为了活命,投降了大燕,他们的父兄还在顽抗,而自家的子侄却已经成了大燕的官儿。
只可惜这些官儿只是虚衔,这些纨绔子弟最大的作用其实只是人质,押着这些人望顽抗的城下一站,鬼哭狼嚎的喊一阵,城上的人往往就开始乱了。城下是自己的儿子、弟弟、侄子,你手里的令旗还能挥得下去吗?就算你忍心,你的手下人也不忍心,只要有一个人开始犹豫,军心就不稳了。或者是将领怀疑自己的手下,或者是手下怀疑自己的将领,就算谁都不怀疑,底下人再喊几句诸如“你儿子已经是我大燕的人,就算你此时不降,你们的皇帝也不会再信任你,以后早晚也会杀了你”这样的话,城上的人必然心神大乱。
守军的心乱了,这座城,也就好打了。
从开战以来,这一手屡试不爽,史思明觉得,到青州这里应该也好用,毕竟慕容襄的亲娘晋城公主也在青州,阿爷狠心,阿娘还能狠心不成?再加上慕容襄实在是很听话很配合,被俘以来问甚么说甚么,让干甚么就干甚么,让指认谁就指认谁,长安城破之后,好些易容伪装的高官子弟都是靠他才一一擒获。这人实在是个很好用的棋子,所以他绝不会做出到了城下大喊:“官军已经收复了哪里哪里!不日就将来援!你们坚持住!不用管我!”这种让他牙疼的蠢事。
容襄被推了出去,战战兢兢地站在两军阵前,两手放在嘴边,对着城头上大喊:“阿爷!我是襄儿!”
声音破破糟糟,明显带着哭音,最后一个字还拐了个哆哆嗦嗦的弯,听着史思明大皱眉头,叫人找个大嗓门的军士上去,替容襄喊话。
城头上果然起了一阵骚动,过一会,一个顶盔贯甲的将军站上城头,中气十足地喊道:“贼子使计乱我军心,不用信他!我儿已在长安城破之时殉国,这人不是我的儿子!”
容襄刷一下冷汗就下来了,阿爷,你真是够狠!
他也喊:“阿爷!真的是我!我没死!”
旁边的兵士放大音量一起喊:“我没死!”
城上的将军大喝:“你说是我儿,可有凭据?”
容襄一怔,叛军已经开始不怀好意地打量他的手脚,显然是打算砍下哪个部件送进城去,以资证明他的身份。
容襄忙大喊:“我有证据!阿爷屁股上有两颗黑痣!是小时候我偷看阿爷洗澡看到的!”
旁边的兵士也跟着大喊:“阿爷屁股上有两颗黑痣!”
城头的将军明显趔趄了一下,片刻后方咬牙道:“你怎么还不死!投降叛军,你有甚脸面来见我!”
容襄哭哭啼啼:“阿爷!你真的忍心看儿子死吗!”他扑通一声跪倒,泪如雨下。
城头上的将军转身下了城,似乎不忍心再看。
史思明一声冷笑:“让那小子就跪在那里!我倒要看看慕容知廉能抗多久!”
城上城下两军对垒,正中间一大片空地中,容襄跪在那里的身影分外清晰。
辰时列阵,容襄还没跪到巳时就已经坚持不住了,摇摇晃晃,两眼翻白,叛军怕他死了,喂了几口水,又吃了几口东西,再找个木桩子戳进旁边地上,让容襄扶着木桩子接着跪。
太阳逐渐升高,晒得人两眼发花,容襄觉得再这么晒下去,自己就算没有累死饿死,也会被晒成人干,嘬着牙花子琢磨了一会,便膝行往前一点一点挪,边挪边喊:“阿爷
喜欢向来萧瑟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