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高熲和贺若弼相比,杨素的结局要很多,至少他得到了善终,没有倒在屠刀下。但是,杨素去世的时候,也没有带着安详与欣慰,而是充满了无奈与痛苦。在弥留之际的心态上,杨素与高熲、贺若弼大概是很相像的。杨素去世得比较早,大业二年(公元605年),杨素因功被拜司徒,封为楚公,食邑二千五百户,旋即就因病卒于任上,享年六十二岁。杨素有一个好朋友是隋朝大儒薛道衡,去世之前,杨素曾给友人寄送过不少自己创作的五言诗,笔者于下文摘录一首《赠薛播州》,以飨读者:
北风吹故林,秋声不可听。
雁飞穷海寒,鹤唳霜皋净。
含毫心未传,闻音路犹夐。
惟有孤城月,徘徊独临映。
吊影余自怜,安知我疲病。
《隋书·杨素传》评此诗“词气宏拔,风韵秀上。”薛道衡也不禁感叹:“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,岂若是乎!”杨素在此诗中直抒胸臆,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飒飒秋风在诗人旧时曾游玩过的林间呼啸而过,落叶簌簌作响的声音总能刺激诗人的泪腺,洒下一串串思念。大雁南飞,飞向蒙着面纱的海尽头,白鹤悲鸣,秋日的山泽显得分外明净。明月照孤城,诗人独自徘徊,凝视着投射在青石板上的影子,想起了友人,内心怅然若失。在思念友人的同时,杨素更思念文帝统治下的大隋王朝,思念那个已经故去的、节俭的文帝杨坚。杨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强烈的“故国之思”?很显然,他在去世之前,一定还遭遇到了其他的事,从而让这样一位开国元勋会有如此叹惋之情。
这些事情,皆隋炀帝杨广所为。
《隋书·杨素传》记载:“素虽有建立之策,及平杨谅功,然特为帝所猜忌,外示殊礼,内情甚薄。”“内情”能“薄”到什么程度呢?杨素晚年病重的时候,杨广每天派御医去探视,用药调理。能得到如此关怀,杨素应该很满足了吧?事实并非如此,因为杨广派御医前往探视,实为笑里藏刀之举。有一次御医给杨素用完药,正准备离开。病榻上的杨素突然拉住他:“我已是大限将至之人,陛下日日派你来为我调病,我虽心存感激,却不知陛下为何如此。”御医看着迟暮之年的杨素,泪花在眼里打起了转,他悄悄趴在杨素的耳边讲:“您是我大隋开国功臣,但陛下令我每日探视您,实际上是要我帮他看您什么时候才会去世。陛下这是在监视您呐!”说完,御医长叹了一口气,转身出门去了,临跨出门的那一刻,又独自感叹了一句:“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!杨大人风度翩翩,神貌俊朗,有一身的本事,现如今却被陛下这样猜忌,怕是情况不妙啊!”随后就是一片死寂,空剩下一个垂垂老矣的杨素,独自愣在床上发呆。
那一天,杨素的弟弟杨约来看望哥哥,看到杨素闭目躺在榻上,榻旁是一碗冰冷的药。杨约摇了摇哥哥,问他:“这药都凉了,为什么不吃呢?我再叫下人们去煎一服……”杨约正要起身,杨素一把把他拉住,颤颤巍巍地讲道:“药不用吃了,我哪里还需要活得更久?”随后又是一片死寂,兄弟二人相顾无言,只有屋里的烛火在幽幽地跳动。
不几日,杨素病逝。
与其说杨素是病逝的,倒不如说是被炀帝逼死的!
这几个人的死,都与隋炀帝杨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我们不禁要问,杨广为什么要处死他们?仅仅是因为高熲议论纷纷、贺若弼目空一切吗?这些人的死,能反映出杨广执政的什么特点呢?要解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看一下这几个人有什么特点。第一,从时间上看,高熲、杨素、贺若弼三人都是文帝朝的重臣,他们的主要政治生涯都在文帝朝度过,主要的政治功绩也都在文帝朝实现;其次,这三人都是隋朝开国功臣,平陈时高熲是总指挥,杨素是西路军的主将,贺若弼是东路军的先锋,为隋朝统一立下汗马功劳。所以这些人和杨坚的关系都比较近,也都是杨坚最信任的一批人;第三,这三个人都是威望甚高的人物。《隋书·高熲传》记载高熲去世后,“天下莫不伤惜,至今称冤不已。”高熲和杨素,一个是尚书左仆射,一个是尚书右仆射,贺若弼也做到右武侯大将军,都手握重权。这样一来,杨广处死他们的原因也就逐渐明朗了。杨广是个对权力有着无限渴求的人,他不会允许朝堂上有人能够有呼风唤雨之能,甚至不会允许有人占有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的地位,更何况高熲、贺若弼并非他的亲信,高熲还曾反对过废长立幼。恐怕杨广也只是念在杨素有助其夺宗之功,才没有痛下杀手,但心理上的折磨怕是比**上
喜欢隋唐我来了请大家收藏:(m.520dus.com),520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